查看原文
其他

宝宝在想什么?这部BBC纪录片颠覆你的认知

大熊叔 DrG科学育儿 2019-07-02

点击上方 ▲ 关注「DrG科学育儿」每周随机送福利


来   源:小熊来玩(ID:Bear_mascl)

作   者:大熊叔



宝宝在生命的最初两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全面的基础。


宝宝的语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宝宝为什么大发脾气?

宝宝大发脾气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父母的陪伴真的重要吗?

怎么培养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儿科专家格迪·辛格博士,邀请了世界各大名校的心理学家和200多位婴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科学实验,来揭示婴幼儿在头两年不可思议的心理发展变化。


BBC将这些研究拍成了3集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


在我印象中,这也是首次,大规模地把众多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搬上荧屏,让数以千万计的普通父母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早期发展和“养孩子”是门科学,而且是门很“神奇”的科学。


它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能够重新审视看待我们自己的孩子,甚至是看待我们自己的方式。



我们中国人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某种程度来讲,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唯一的问题是,这不是我们在三岁和七岁的时候袖手旁观“看”出来的,而是做父母“做”出来的。


宝宝就像一台不带说明书的最复杂、最精密、最神秘的仪器,而这部纪录片,在一定程度来讲,就是送给千千万万新手父母的“使用说明”“傻瓜教程”


它不仅帮助我们“看懂”宝宝、“理解”宝宝,更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早教”,是在孩子生命中的头几年,做“更好的父母”,多做一些遵循科学规律的“亲子互动”。


懂娃,奠定一切;早教,影响一生。



01

宝宝的认知发展




如果前方是悬崖,宝宝会止步吗?


自从孩子会爬以后,带孩子就是一件“累断腰”的事,怕磕、怕碰、怕摔着。就算睡着了也不省心,谁家孩子没有过翻滚下床的经历呢?


儿童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叫视崖实验,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能力,也就是说,是不是有能力避免从“高处跌落”之类的危险。


纪录片的研究者也搭建了一个视觉上的“悬崖”,就像我们到各地去玩脚下是玻璃的景观台和玻璃栈道一样。



我们成人知道,站在玻璃上是安全的,但是几个月大的宝宝还意识不到这一点,面对“危险”的悬崖,他们会继续往前爬吗?


刚学会爬才“几天”的哈西亚,面对前方妈妈的召唤,毫不犹豫爬了过去。看来,哈西亚还意识不到这样的“悬崖”可能会带给自己“危险”。



接下来的几位宝宝也一样。


所有刚学会爬行的婴儿,都有些“无视”悬崖的存在。看来,他们还没有建立这种与注意力、记忆力有关的“高级”的认知能力。


可是,已经爬行了2周以上的宝宝,会怎么做呢?



这些有爬行经验的宝宝,明确意识到了,面前的这个“坑”,不能踩!即使妈妈在前方召唤。


帮助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得到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是爬行。


爬行不仅促进大脑发育,大幅度锻炼了宝宝的手眼协调和大动作能力,爬行也让宝宝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也学会了躲避潜在的危险。


觉得不雅观,害怕弄脏衣服,喜欢把孩子抱在怀里而不让孩子爬行的老一辈经验,你还在用吗?




藏起来的东西,宝宝会去找吗?


宝宝思维发展的一个关键,在于“记忆力”。记忆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在脑海中保持“心智图像”的能力。


对6个月大的宝宝来讲,“能看到的”,才是存在。比如眼前的这个小球,如果被盖起来,会发生什么?



当球被遮盖起来,蒙蒂小朋友“看不到”球时,对宝宝来讲,球就“消失”了,他们对球也就失去了兴趣,不会去寻找,仿佛这个球从来没有存在过。


而10个月大的拉菲,会一把扯开这块红布,因为他很清晰地“记得”这个球的“图像”,记得我刚才是在玩“球”!



在大约8个月大时,宝宝的大脑会经历前额皮层的生长突增,这是与记忆力相关的大脑区域,它改变了宝宝看待世界的方式。


同时,它也带来了每位父母最熟悉的一种情绪:


分 离 焦 虑 !


从此以后,当妈妈离开房间时,妈妈的“样子”就不会从脑海里消失,宝宝记得她,宝宝想要她回来,并哭着到处寻找,无论你是在上厕所,还是在洗澡。


现在,你还会责怪他们吗?


好消息是,当宝宝再大一些以后,他们会发展出更好的记忆和客体永存,也就是说,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他们“看不见”妈妈,妈妈也同样在那,不会离开自己,仍然会回来。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分离焦虑就会逐渐减少。


当然,前提是,在陪伴孩子的一天天中,你不能随口“忽悠”他们,“妈妈一会就回来”,而又一次次地“破坏”这种信任感。



02

宝宝的语言发展




早期语言的差距是什么时候拉开的?


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会经历一个语言的爆发期,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今后的语言能力。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词汇量大的孩子,和词汇量小的孩子,出现了剧烈的分化。



说话多的孩子,在这半年时间,掌握的词汇量会从200直接翻番到400以上。


研究表明,早期语言越多,未来学业表现更好,更有利于个性的塑造。有心的父母,总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早期语言“环境”。


而你,还会不以为然,相信“贵人语迟”吗?




多和宝宝说话,就管用吗?


那么,父母主动多说话,就会增加孩子词汇积累的速度吗?


研究者为一个宝宝21个月大的家庭配置了一个新型的词汇追踪装置,能够记录妈妈和宝宝一天中全部对话出现的词汇。


头一天,妈妈说了1.3万个单词,小佩西说了2500个单词。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随后,研究者要求妈妈尽可能利用所有的机会,和佩西多交流。



各种聊天、讲故事、讲绘本、带出去玩,这位妈妈也是拼了!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这位妈妈这一天说出的词汇量上升到了1.37万,尽管只增加了5%,但是,宝宝的词汇量却从2500增加到了2800,增长了13%。



更重要的是,这位妈妈和宝宝,亲子间“一来一回”的“对话”,从头一天的738句,增加到了1022句,增加了38%



而这种“对话”形式,对于儿童语言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你不需要是一个儿童发展专家,你甚至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只是和宝宝多说话,多说话,多说话,你就能在早期,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怎么和宝宝说话,更有效?


对于很多妈妈来讲,当妈以后,会自然而然地用一种“特殊”的语音语调来和宝宝说话,你可以叫它“宝宝语”,叫它“嗲声嗲气”,或者,叫它“父母语”。


它的核心特征就是:提高音调、拖长发音、节奏清晰。


但对于很多爸爸来讲,似乎拉不下这个脸,觉得这样说话可能有失男性尊严。


还有种观念可能觉得,我们应该一开始就像平常成人一样说话,这样,宝宝才能更快习得“正确”的语言方式。


事实是这样吗?


剑桥大学的研究者来到节目中,做了一个实验,通过先进的婴儿大脑扫描仪,来研究宝宝听到不同的语言方式时,大脑有什么反应。



参加实验的小宝宝会看到屏幕里一位阿姨在用两种说话方式对着他们说话,一种是“父母语”的方式,另一种是平常成人说话方式。



当研究者用“父母语”说话时,小埃尔西听得很认真。



而当研究者以正常语调说话时,小埃尔西很快失去了兴趣,开始埋头找吃的,或者回头找妈妈。



这个过程中,小埃尔西的大脑里,在发生什么变化呢?


在听到那位阿姨说话时,小埃尔西的脑电波是在实时变化的。以什么样的模式在变化呢?一种“大节奏模式”



而“父母语”,就包含了这种“大节奏变调”。这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重要。父母语的语音中的那些“峰值”,被婴儿的大脑以极好的同步方式接收了。


因为“父母语”强调了词汇的节奏,提供了最佳的“输入”方式,与宝宝大脑的工作方式相“吻合”,所以才会被宝宝的大脑轻松接收,腾出“精力”来关注语言的“内容”。而不至于像我们听到一位一直语调平平的老先生讲课一样,昏昏欲睡,谈何内容加工!


所以,对于小宝宝的大脑而言,最适合的语言,是“父母语”。


新晋爸妈们,让我们燥起来,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投入到生活这个大舞台吧!



03

宝宝的情绪发展




宝宝发脾气,是故意的吗?


慢慢地,一眨眼间……宝宝快到2岁了,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吧?


是的,Terrible 2,大名鼎鼎的可怕2岁,其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大发脾气,瞬间哭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们的“独立意识”发展和自身“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


拿个玩具拿不到,暴哭;穿个鞋穿不进,暴哭;你不让他们叠衣服,暴哭;叠衣服叠不好,暴哭……


你以为他们任性?你以为他们是故意的?


那他们真是比窦娥还冤。


研究人员在一位宝宝阿玛亚身上贴上传感器,能够记录心率、运动、甚至出汗情况,数据通过无线传输。 



研究人员让阿玛亚的妈妈先和阿玛亚平静玩耍,通过传感器传输数据,获得阿玛亚心率的平均值是130左右。是的,宝宝的心率是高于我们成人的。



然后,玩一个有“难度”的任务。这个玩具是不是很眼熟?



果然,阿玛亚几次尝试不成功,很沮丧,瞬间大发脾气。



而此时,阿玛亚的心率是多少?瞬间飙升到了180!



想想180是什么概念?在这种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的感受下,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是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阿玛亚越生气,释放的皮质醇就越多,导致她压力更大,心率再次上升,从而感到压力更大,变得更沮丧,周而复始。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没有办法自己脱离这个循环,他们需要有人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们,拉他们一把。


你,还会在这个时候说“不能惯她,让她哭!”吗?




发脾气时,怎么安抚最有效?


宝宝大发脾气时,你会怎么做?抱起来哄?


研究人员又设置了一些容易让宝宝发脾气的任务情境,再让爸爸妈妈们用不同的“策略”去安抚自己的宝宝。果然,拿不到盒子里的糖果,这些宝宝和刚才的阿玛亚一样,心率瞬间飙升至180,大哭不止。


一位妈妈抱起孩子安慰,一段时间过去了,心率仍然是180。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你在这个时候抱着他们,他们有可能反而觉得你在“约束他们”



随后,研究人员让这位妈妈把安抚策略改变为“转移注意力”。“看!你看那只小狗,它在叫诶!”



「小朋友暂停哭嚎,不由自主向小狗看去……」


是的,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小朋友的心率瞬间下降到130以内,也就是平静时期的基准心率。一场暴风骤雨,顷刻间消弭于无形。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活在当下”的典范,上一秒纠结的问题,只要你应对得当,下一秒转眼就忘。


这个实验支持了研究者之前的结论,分散注意力,是让发脾气的幼儿平静下来的最有效的策略。


而那些逐渐学会了通过分散和转移注意力来应对挫折和诱惑的宝宝,就会在先付出后回报的任务中获得延迟满足,在长期枯燥的学习中胜出,在人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面对无数诱惑时保持克制。




保持克制,真的是烧脑的事?


研究人员想进一步了解能够自控和不能自控的宝宝,大脑活动有什么差异。


桌上摆了个诱人的荧光棒玩具,妈妈却说“不能碰”。有的小宝宝没有丝毫迟疑,伸手就拿。



她们的大脑额叶区域没有任何变化,活动传感器呈现一片蓝色。这意味着,她们并没有启动用来抑制对荧光棒渴望的大脑连接。



而有的宝宝却能进行自我控制,坚持长达1分钟之久。他们会采取各种策略,来分散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此时,他们的大脑额叶区域显示的传感器信号呈现一片红色。



也就是说,她们的大脑额叶区域发生了大量的活动连接,他们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需要说明的是,那些“不能自控”的孩子并不淘气,他们只是还没有开发大脑中抑制冲动、遵守规则的那部分功能。


宝宝大脑自控区域在20个月左右发育基本成熟,因此,2岁以后,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延迟满足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04

宝宝的社交发展




1周大的宝宝就能进行“人脸识别”?


社交,是我们漫长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条主线。我们的宝宝,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具备了这项能力的雏形呢?


研究人员带着便携式大脑扫描仪,来到刚出生1周的宝宝亚瑟的家,首次把这种设备戴到了这么小的宝宝头上,希望探索我们过去从未曾窥见的一片神秘领域——初生婴儿的大脑活动。



通过一个Pad,研究人员首先给亚瑟宝宝展示了15秒的“机械玩具”视频:



这个时候,亚瑟的大脑活动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条橙色的曲线显示的是流入大脑的血液,代表大脑活动的频繁程度。



然后,亚瑟看到的是“人脸”视频:



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这条橙色曲线急剧上升,说明在他看到人脸时,有“大量的氧,涌入大脑”。



也就是说


我们的大脑,更喜欢人脸,远胜其他任何“玩具”。


了解了这个惊人的发现以后,你还会用大量的“声光电玩具”去替代你出现在宝宝面前吗?




不到1岁的宝宝就能知“好歹”?


小宝宝选择玩伴会有偏好吗?

他们对于“好”和“坏”是怎么理解的?

是非善恶,真的是我们“教”给孩子的吗?


研究人员邀请来不满1岁的宝宝们,准备给他们上演一出特别的、无声的“木偶剧”。而这个年龄,在我们过去的观念里,并不具备“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红色圆形木偶想爬上山,但“讨厌”的蓝色方块木偶总是会把它推下去。



而“乐于助人”的黄色三角木偶帮助红色圆形木偶爬了上去。



木偶剧结束后,研究人员把“好人”黄三角木偶和“坏人”蓝方块木偶拿到宝宝面前,他们会选择“好”木偶还是“坏”木偶呢?


结果是,所有宝宝都似乎经过了一番“思考”,然后选择了“好”的黄色三角木偶!



没有声音,没有剧情,一个短短的木偶剧,所有不到1岁的宝宝们已经能够对“好”行为和“坏”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


性本恶?性本善?还是“无善无恶性之本”?你有自己的判断了吗?




宝宝得不到关注,会发生什么?


我们从出生起,就已经在建立关系、开始社交。


宝宝的第一个“社交”对象,毫无疑问,当然是妈妈和爸爸。但如果他们得不到妈妈爸爸的“关注”,会发生什么呢?


科学家邀请了4个月到1岁的宝宝来参加这个研究,先让妈妈/爸爸和宝宝尽情地玩耍,然后突然把脸转过去,再把脸转回来时,不带任何表情,并且在2分钟里不会理睬宝宝。


会发生什么呢?


伸手要抱、发出吵闹的声音、嚎啕大哭,宝宝们非常努力,想用尽一切办法,赢回父母的“关注”。



而当父母依然没有反应时,他们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直到父母终于开始重新关注他们。



很明显,婴儿几乎立即能意识到“情感联接”被“切断”,并主动采取各种“修复”行为。在这段上天赋予的亲子关系中,很多时候,他们总是处在“积极主动”的一方。


你还会因为各种原因,“忽视”自己的宝宝吗?




太过依恋妈妈,会不利于成长吗?


半个世纪前的观念认为,婴儿太过依恋妈妈,妈妈和宝宝的过多互动,不利于宝宝的成长,不利于“独立”,会成为社会的“巨婴”。


心理学家哈洛在50年代末进行的一系列著名的“恒河猴实验”颠覆了这一看法。


因为这个实验太过“残忍”,纪录片已经不可能再重复。但当时的实验录像,仍历历在目。



实验结论是,拥有充足的食物,而缺乏“爱”和“亲密关系”的猴子宝宝,无法生存,至少是无法“精神健康”地生存。


婴儿宝宝和猴子宝宝一样,需要和妈妈之间的紧密连接、身体抚触,才能成长为快乐、自信和独立的人。相反,则会产生一些列、巨大的成长问题。


“黏人”的宝宝有时让人心烦,但这恰恰说明,他们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亲人的依恋。在这种依恋中,他们获得生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而这,正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现在,你还会因为担心“不好带”,而不让宝宝“黏”妈妈吗?


宝宝生命头几年

是最神秘、易逝,又最重要的时光


喂奶、哄睡、换尿布

拍嗝、揉肚、怕发烧

磕着、碰着、满地爬

你带、我带、一团麻


初为父母的头两年,总是仓仓促促、忙忙乱乱,或者,以为吃饱喝足就是宝宝的全部。


而这,远远不够。


这部去年底才上线的纪录片,在腾讯视频上,已经有近2000万次的专辑播放量,也就是说,至少有几百万的中国妈妈和爸爸,接受了更“科学”的早期育儿知识,或是希望成为“更好”的父母。


尽管纪录片里的很多实验,从严格的“实验设计”角度讲,还有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不妨碍我推荐每一位父母都去看一看,看看这本难得一见的“宝宝说明书”。


多懂一分孩子,养育就少一分错误;

少犯一次错误,家庭就多一分幸福。


而这,正是宝宝能够“3岁看大”的基础。


看了这部纪录片,你会立下什么新的flag吗?


「DrG科学育儿」合作授权转载:小熊来玩。关于作者:小熊来玩(ID:Bear_mascl),北师大心理学团队联合美国多所名校专家,为0-6岁宝宝家庭研发“对”的亲子服务,提升早期发展质量!



推 荐 阅 读


孩子烫伤后,因家长这个愚蠢做法进了ICU!


安心啪啪啪,必须靠结扎?看就完了


网红止痒神药无比滴,真的安全吗?


 召唤中奖者 

 

     

               

以上四位是在后台数据里看到最近(7天内)

阅读本叨文章最多的人~

叨叨双手奉上精美礼品!

请在6月24日前

通过后台留下收货地址

过期未留地址视为自动放弃哦~

下次开奖时间6月25号

* 将本公众号设置成星标,中奖机会大大增加哦!



长按「DrG科学育儿」,回复 「辅食 」「发烧」「感冒」「咳嗽」 「腹泻」 「钙铁锌 」 「疫苗 」「痱子」「配方奶」「手足口 」「痱子 」等关键词,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议每次输入关键词哦~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叨叨还为大家按月龄整理了分月龄育儿

就等你来领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星标 DrG科学育儿

发送  分月龄

就能获得0-3岁育儿知识汇总

轻松躲避育儿误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